税票就是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时使用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税收完税证,它包括通用完税证、定额完税证和印花税票等;另一种是税收缴款书。 税票(印花)是由国家、州(省)自治地方或其他政府部门的权力当局发行的,或在其监督下发行的。税票(印花)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表示一种税已经缴纳;表示一种政府服务(规费)已经交纳或付过;表示购买者与一个政府实体具有一种货币的信用。 印花税票是印花税的完税证明,它的外形与邮票相似,都有设计精美的图案、凿打齿孔、涂刷背胶,功能上都有一定的面值,同属国家的有价票证。我国的印花税征收起步较晚,1988年以后才重新征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花税票作为一种纳税凭证,使用价值则不会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印花税票的使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其收藏价值也必然会上升。那么,哪些税票收藏价值不平凡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民国前税票 印花税票的说法起源于我国,1889年,清政府效仿西方税制,拟开征收印花税20余年,先后印制了日本版和美国版印花税票,还拟定了“印花税则”15条,未能得以实施。那么多的税票,基本上没用。现在随着收藏的热潮,却都成了财富,备受收藏者青睐。 2、民国税票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正式公布了《印花税法》,并在1913年正式实施。从此,印花税成了民国政府的重要财源。而后来军阀割据,伪政权林立,其军晌的筹措和补给更少不了印花税了,印花税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当时出现了十儿种印花税票,都是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印制和使用的,上面分别印有“长城图”、“嘉禾图”、“城楼图”、“六合塔图”、“孙中山像”、“复兴关图”、“联运图”等图。这些税票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具有主要的收藏意义。据一位收藏爱好者介绍,一张民国时期的印花票据,现在市场价能值13000多元。 3、解放区和根据地税票 印花税在中共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发展有点曲折,最开始被认为是“苛捐杂税”,受到了排斥和取缔;之后,又从实际出发确立并开征了印花税。从1938年5月开始,根据地和解放区都开征了印花税,印花税票开始广泛使用,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各根据地和解放区还自行设计印制印花税票,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还绘上特殊图案。例如,山东解放区的“工厂图”、“运输图”印花税票,东北解放区的“江桥图”、“帆船图”、“工厂图”等等。 4、新中国成立初期税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印花税的法律,有些16区制定了单行办法,有的则沿用民国旧法,继续征收印花税。到1950年1月底,全国印花税征收得到了统一,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于1949年11月,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印花税票.主图是在两根柱子之间由齿轮和麦穗衬托下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上,称之为“旗球图”印花税票,这种票当时发行量大,很有文献价值。 5、改革开放后税票 1988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11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闰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重新在全国统一开征印花税。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发行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三套印花税票。这套印花税票的图案大多是体现改革开放后的业绩,如壹角、贰角、伍角票为宇宙航天图;壹元、贰元票为石油钻井图;伍元票为海陆空交通图;拾元票为炼钢高炉图;伍拾元票为联合收割机图;壹佰元票为大学校门图。该套票被称为“建设图”印花税票。 自2001年起定期对印花税票图案进行换版,同年印制发行了第三套第二版印花税票。为纪念此次印花税票改版,闲家税务总局特别印制了“中华世纪坛”小型张一枚、六联张“新疆风力发电总厂”小版票一套,小全张一枚,并制成纪念册。 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制发行了第三套第三版印花税票。图案选用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故宫、长城、云冈石窟、布拉达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扩展项目、大足石刻、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和皖南古村落。从2005年起,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批准发行地方版印花税票。 税票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岁月沧桑,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历史变革,收藏税票可以将你带人从未到过的年代,让税票带你回到历史的空间,丰富你的知识和阅历,为你的藏品添一点色彩,让你的投资多一份成效。 |
底部导航 | |||||||
第一版人民币 | 第二版人民币 | 第三版人民币 | 错版人民币 | 清朝钱币 | 明朝钱币 | 元代钱币 | 金代钱币 |
第四版人民币 | 第五版人民币 | 错币交易平台 | 金银币收藏 | 钱币商城 | 西夏钱币 | 辽代钱币 | 南宋钱币 |
五代十国钱币 | 秦朝先秦钱币 | 错币成交价格 | 纪念币收藏 | 北宋钱币 | 唐朝钱币 | 隋朝钱币 | 汉朝钱币 |
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09041150号-2 )
GMT+8, 2023-3-21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