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小平钱钱文多称“元宝”或“通宝”,“重宝”往往为折二或折二钱以上的钱文,而在北宋仁宗时期(1022年-1063年),有至和重宝和嘉祐重宝两种年号小平钱,十分稀见。 北宋仁宗即位时,初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听政十一年后病卒,仁宗始亲政,爆发宋夏战争,与西夏的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皆失利,西夏大将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皆以勇猛著称,屡败宋师。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宋军损兵折将,处在西夏的严重威胁之中。 嘉祐重宝小平 直径23.9毫米 厚1.8毫米 嘉德2010年336000元成交,目前仍是孤品 北宋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在位),相继使用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九个年号。 宋朝赖有韩琦、范仲淹、狄青等悉力防范,才使西夏兵不至于深入内地。宋仁宗不想与西夏决战,密令龙图阁直学士庞籍知延州与西夏谈和。夏景宗手下有两员大将,就是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骁勇善战,屡败宋师。宋鄜州判官锺世衡想出了一条反间计,他派僧人王嵩送一封信给旺荣,说旺荣既想投降,就及早行动。王嵩故意把信暴露给夏景宗,结果旺荣被杀。锺世衡又特意写了一篇祭文,说旺荣和遇乞本来准备同时来降,痛惜不能成功。他把祭文故意丢到边境,让西夏人拾到,夏景宗把遇乞也杀了。自此,西夏的国势削弱,愿意和宋朝讲和。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辽兴宗时以萧惠陈兵宋境。接着,宋朝又与辽国议和,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换取和平。 至和重宝小平 直径23.9毫米 已发现几枚 由此,自仁宗起,宋朝的岁币压力骤然增加,连年征战府库空虚,于是北宋朝廷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始铸行不足值大钱“庆历重宝”(铜钱与铁钱并铸),初铸时朝廷规定重宝大钱以一当十,以期通过虚值大钱的铸行掠夺民间财富,来支撑北宋朝廷的巨额军资和沉重的岁币压力。 后因民间流通过程中,虚值的大钱流通受阻,因此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大钱折十为折三,并于其后的至和年间持续铸造“至和重宝”大钱(铜钱与铁钱并铸)。 由于民间流通重宝大钱过程中的进一步压力,朝廷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改大钱折三为折二。至和重宝小平钱与嘉祐重宝小平钱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铸造出来的。 至和重宝与嘉祐重宝小平钱的发现可以让我们引发这样的思考,从实物上的证据看,北宋政权曾在“改大钱由折十为折三”后,尝试铸行小平重宝铜钱以作大钱之用,试图进一步保持通过货币兑换掠夺民间财富,但终因种种原因使小平重宝大钱胎死腹中,仅存零星罕见试铸样币。 至和重宝与嘉祐重宝小平钱的出现,突破了泉界此前对北宋小平铜钱无“重宝”命名的传统观点,极具历史研究价值,是填补北宋铸币史空白的有力物证。 |
底部导航 | |||||||
第一版人民币 | 第二版人民币 | 第三版人民币 | 错版人民币 | 清朝钱币 | 明朝钱币 | 元代钱币 | 金代钱币 |
第四版人民币 | 第五版人民币 | 错币交易平台 | 金银币收藏 | 钱币商城 | 西夏钱币 | 辽代钱币 | 南宋钱币 |
五代十国钱币 | 秦朝先秦钱币 | 错币成交价格 | 纪念币收藏 | 北宋钱币 | 唐朝钱币 | 隋朝钱币 | 汉朝钱币 |
小黑屋|现代钱币收藏网 ( 冀ICP备09041150号-2 )
GMT+8, 2023-1-30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